
義演義演~ 能看到老人們開開心心地破顏逐笑最是令人開心了~

以前,大學聯考時第一年考上醫學院,在台灣一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影響下,被母親逼著就讀,那些科目並非沒有興趣,但是想到以後每天要呆在冰冷冷的醫院裡工作,面對一堆病人,就覺得索然無味,第一次段考後,他們還是拗不過我,爭取重新再考試,雖然成績考得與第一年也差不多,但是我終於選擇跟動物有關的科系,進入野外生態的研究和學習。經過人生的一小段路,我又有機會面對一群生病的人,從不同角度,我也可以幫助他們,給他們關懷~ 覺得很開心,因為,有時候很多事情的進行,是需要時機的,你能夠發揮你最擅長、最快樂的角色,來幫助同樣的人們,妳的開心會影響他們,讓生命流動起來~
許多人在死亡前,並沒有做好死亡的準備,大家都害怕死亡、害怕生病。雖然,肉身的疼痛令人很難招架,眾人都在受苦,但是在怎麼樣也比不上心靈的受苦。猶記得那本書「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」,「老師,墨瑞.史瓦茲(Morrie Schwartz),面對著死亡一步步接近,誠實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脆弱,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,但他掙脫這些情緒,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,並且帶著幽默感。」…..墨瑞老師接近死亡的時候,每天都非常不舒服,非常疼痛,每天看著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一點一滴褪色,腳一步一步邁向棺材裡,然而他面對的態度是接受這常理,接受這一切,雖然生病了但不給周圍的人帶來困擾,他讓家人去做該做的事,不因為他生病家人就要時時刻刻守在身邊,不因為生病就抱怨讓家人也擔心受苦,他的表現,讓家人也能一起接受這事實,大家反而更加珍惜相聚的時光。這跟我們常見的家有老病人的態度很不一樣,通常老人沒有安全感容易悲嘆生命,家人也疲於奔命憂心忡忡,結果是全家活在苦當中,然後互相嘆氣,都怪這一切是命。可我們知道我們也有智慧的選擇權,大家一起快快樂樂的,珍惜當下,接受當下,這樣我們的生命在承先啟後上才會更有意義,更有光輝,出生的嬰兒令人感到喜悅,繁華落盡的生命退去,一樣是美麗,只是我們需要互相學習如何去看待這件事,我們要學習如何去學習看待這件生命大事。

就像這個網站我引用伍國柱的話,「古時候的人希望上天下雨,會跳舞。希望驅魔的時候,也會跳舞。慶祝豐收的時候,哀慟親人死去的時候,一樣跳舞。我們伸展我們的肢體的時候,就訴說著這些願望的秘密」,跳舞是一種祈禱,我們心靈有什麼,就傳遞出去什麼,水瓶時代的來臨,讓我們不用說話,也可以靠意識先進行溝通,我有機會跳舞、有機會站在這些老人面前,希望告訴你們,這世界有其它人也愛你,我愛你,神也愛你,如果你也愛自己~ 最後的笑容說明了一切喔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